禱告信息精華



第一章 禱告的意義

    禱告的真義
    禱告中的禱告
    常常禱告
    禱告的意義

第二章 禱告與屬靈生命
    祈禱的生命
    屬靈爭戰的預備

第三章 禱告的認識
    禱告蒙應允的條件
    禱告中之安靜
    如何聖靈的聲音
    對抗黑暗權勢的爭戰
    勝過撒但的得勝者
    怎樣才能成為「代禱者」
    權柄的禱告

第四章 工作性的禱告
    工作性的禱告
    禱告即工作
    復興禱告的需要
    在禱告行動中
    愛與代求

第五章 禱告的實行
    禱告八個步驟
    禱告上的學習
    禱告問答
    禱告會

第六章 禱告的見證
    一、復興的禱告
    二、教會的禱告
    三、家庭的禱告
    四、個人的禱告

《附錄》禱告叢書介紹


第一章   禱告的意義

常常禱告
芬尼

  芬尼是十九世紀美國大復興的器皿,有上百萬的人因他得救和復興。他說:「復興並不是神蹟,正如撒種和收割不算神蹟一樣。」

  復興可以說是人的工作,它的發生全是基督徒順服了神的旨意,合法的運用了神的諸律,恰如農夫收穫一般。人有應盡的一分,來帶進新鮮的屬天感召。當人履行他的職分時,神就要完成祂的工作。這職分是什麼呢?我們應當點著燈搜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每件罪惡必須放棄。我們應當為這個竭力禱告,只要這個憑著神的恩典得到解決,人就已踏上復興的路。祈禱並非要改變神,乃要改變我們。禱告叫我們裡面起變化,以致符合各種合宜的條件。我們正常的禱告該是:「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耶穌設一個比喻,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

在禱告這個題目上,我們要題出下列幾個問題:

  壹、為何人們都應該禱告?
  貳、為何人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參、為何人們不常禱告?

壹、為何人們都應該禱告?

  我們依靠神是多方面的,且達到一切的事物。這個事實是容易明白和認知的。除了無神論者外沒有人會有疑問。

  禱告是我們天性的要求。禱告是本性的呼聲,這是非常明顯的。我們的需要使我們本能地呼求幫助。在這一件事上,你可以看見最邪惡的人和好人都是一樣的。連惡人也在遭難時呼求神的幫助。很顯然的世界上的人,無論任何年齡、任何國藉--都有禱告的需要,並且我們的本性也指示我們仰望在天上的神。

  這種原始的信念,使我們心中確信神是一位聽人禱告及答應人禱告的神。假若人們沒有此種認識,他們就不知為何禱告?人們自動自發的禱告,顯示出他們真正地期望神聽他們的禱告。這種認識與我們一些所想的相反,我們認為每件事的發生是在某些連鎖反應的律之下,其堅固到甚至不容許全能者破壞這個律,祂也不會因著祂的旨意去更改它。這種想法與我們本性所相信的不同。

  「神是不改變的」真義

  反對禱告的理由是說,神是不改變的,所以祂不會因聽人旳禱告而改變祂的作為,這種理由全然是錯謬且是出於無知。我們要來看什麼是「神是不改變」的真正意義。真實地說,不是神不因環境改變祂的行動;而是--祂的性格永不改變;祂的本性和祂管理的法則永不更改。祂所有的本性和德行,都是永不改變的。這是神的不變性的道理。

  而祂聽禱告且答應禱告並沒有改變祂的本性--沒有改變祂行事的法則。真實地說,若是你要問,為何祂總是答應人們的禱告,那答案必是:因為祂是不改變的。禱告把祈求者帶進與神的國度新的關係裡;並且為了適合這種新的關係,神按著祂不變的法則改變了祂治理的道路。祂答應人們的禱告是因為祂不變的慈愛。不是因為祂的慈愛改變,而是因為祂的慈愛不改變,所以祂聽人的禱告。誰能說,神聽人的禱告是因神改變了祂的品格呢?

  舉例來說,假如有人在禱告中悔改,神就赦免了他;若是他不悔改,神就不能赦免--他豈不是要看見神不變的本性因著環境而更改了嗎?假定當人們改變了他們的本性和對祂的態度,神卻不改變祂的行動,這種做法必暗示神是變化無常--是缺乏堅定的法則。祂的良善永遠不變,必是指出,當祂所造的人改變了他們的德行,祂便改變祂的作為,以適應他們的新地位。有另一個看法也是出於荒謬和無知。他們強調人無需任何原則,因為神是可以改變的,祂會因人的祈求而賜下雨水或其他屬靈的祝福!

  神行事的法則

  一個正常的人是需要與神相交,這是受造之物的需要也是受造之物本性的要求。無疑的,在天上屬天的受造之物是因著神榮耀的供應而得以存在。聖經也提到在天上眾靈魂的禱告。我們聽見他們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到幾時呢?」(啟六10)實在說,他們禱告的內容完全與我們的不同;我們有自己需要的事要禱告,他們則沒有。他們既不生病也不犯罪,你想他們不再為「神的國降臨」禱告嗎?他們是否不再為錫安祈求呢?斷乎不是。他們在天更知道這些的重要,也更感到對他們的重要,所以他們更要主動地迫切禱告。

  按自然的程序,神對待這些天上的受造者,必按他們與神和神國度的關係而行。神對待他們是根據他們的認識,他們在認識上的長進及他們對於自己所支配能力的運用而定。明顯地,他們主動地敬拜、感恩、稱謝及各種的事奉,這些是根據他們與神的關係;神也根據這個關係來對待他們。神願意向他們也為他們做許多事,若是他們不禱告、讚美、愛、學習及努力,神就不能行。這對在天上的眾使徒、眾先知和所有榮耀的聖徒,都是一樣的。神要使他們與祂自己的關係有長進,使他們更多進步,但這些都根據他們主動地追求祂的榮耀。當他們在服事神,完滿的敬拜、讚美、崇敬上有進步時,便使他們更合乎愛的使命和服事,並且能為神國的益處效力。因此,我們看見神對待在天上的聖徒是根據他們自動歸向的程度。這是道德律的要件。假若在天上聖徒是屬於有德行的人,那麼神必按德行治理他們,這也是必然的結果。在這罪惡的世界,我們很清楚地看出它是需德行的法律來治理。但在天上的聖者,也是同樣需要德行和責任來治理,並不亞於這罪惡的世界。神治理的最大目標乃是使這些有德行的人聖化與祂自己一般;所以,祂必須按他們歸向祂德行的程度對待他們。

  在對待地上的眾聖徒也是如此,除非他們全心禱告和讚美祂,神如何能向他們行善呢?這就是必須禱告的最主要原因。人們往往覺得,需要有恰當的認罪和祈求,才能得到赦免。這種感覺是原始且肯定地存在人們的意念中,人們也知道,假若他們要使罪得到醫治,他們就必須尋求神自己。

貳、為何人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從歷史的見證可以看出禱告中懇切的價值,這是不容人疑惑的。窮寡婦的堅持。她不住地陳請並不灰心。單憑她的堅持,她成功了。這不義的官雖然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但為了他自己的舒適和安寧,所以他想最好聽她的案件並且為她伸冤吧。我們的主藉著這個故事來強調並鼓勵人們在禱告中要堅持懇求。請聽主在這兒的講論。「神豈不」--祂絕不是不義的,祂的憐恤是極其大--「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

一、需要禱告的薰陶

  請仔細看看禱告是什麼,禱告能為你做什麼。禱告使人的心靈浸沐於屬天同在的空氣中。禱告的人與神相交,並使其全部心思受到此種交通的感化。禱告的人是到神前尋求赦免,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很明顯地,我們是一直需要此種對我們心靈和生活的感化呢!實在說來,既知如此我們就不再希奇為何神要吩咐我們常常禱告。

二、神要向我們及為我們行祂的美意

  祂愛我們並且看見我們需要加千倍的祝福,這些祝福是祂樂意賜與我們的;但是祂不能賜下這些祝福,除非我們奉耶穌的名來祈求。祂如何對待我們、賜福與我們是基於我們的眼光和行動--我們是否依靠祂,是否承認並離棄一切的罪,是否信靠祂並在凡事上完全榮耀祂而定。這是管理道德系統的主要原則,那就是我們必須禱告和信靠,以便祂能無攔阻及豐盛的賜與我們;特別是祂能在一種安全且榮耀祂自己的方式中給我們。除非我們在這種原則中與神保持正常的關係,我們就無法有正常的禱告。沒有認罪,信靠和讚美等,有益自己的禱告,我們就無法順利。你無法以別的教訓來代替,不論它有許多或有多美好;因為這些事必須成為你個人的經歷。你必須在神的面前默想這些原則,在生活上且在心中實行這些原則;否則你倒不如不知為妙。除非你去禱告,你是不可能了解一些事;就是假若你已經了解了這些事,但你仍不去禱告,這些知識將成為你被定罪的理由。

  有什麼事比與神交通對我們這些罪人更有益--即促使我們鑒察自己的心--謙卑、認罪和祈求呢?其他的事是有其用處。教導是好的,讀神的話可能是一種福氣,與眾聖徒交通是一件愉快的事;但這一切怎麼與個人和神相交相比呢?沒有其他的事像禱告,使人不犯罪,遠離世界。沒有其他的事像真實的禱告,使人的靈魂得著如此多的屬靈生命。

  禱告也使我們更多預備好以便承受從神而來的祝福,所以我們應該持續不斷。

  禱告討這位治理這世界的神喜悅,因為它使我們處於能夠承受祂的祝福的地位及滿足祂的慈愛的地位。

  查看過去的歷史,你就可以發現,那些最能夠真實禱告的人,就是最深浸透在神的同在,且是得神最豐富祝福的人。眾人都知道那些古時的聖人,他們之所以最能被神使用且最有能力,豈不是因為他們在禱告上忠心及有大能麼?

三、多禱告的益處

  我們更多禱告就更多得著光照;誠然,那些最多禱告的人,是最多得了光照的人。假如我們讓人的理由在屬靈的事上引領我們,我們必很少從神得著。

  人們更多禱告,就必會更喜歡禱告,並且必能更多享受神。換一方面說,當我們更多禱告--在真實中禱告--我們就更蒙神喜悅。請注意,在這兒所說的喜悅--是神的更真正的喜悅我們。這不只僅僅是神仁慈的愛,因為神的慈愛是為一切受造之物的;而是說祂喜悅祂正在禱告的兒女,因為他們的本性上具有自我滿足性格。聖經常常題及神所最關心的乃是那些親近祂之人恒切的禱告。這種情形是自然且是必須的,為何神不該喜悅那些討他喜悅的人呢?

  當我們更多禱告,神的愛也更多顯在別人身上,也更多顯明神是愛我們,並且聽我們禱告的。假若祂的兒女過著多禱告的生活,神就樂意尊榮他們,好鼓勵別人也來禱告。因為他們進入了一種神能祝福他們的地位,及能藉著在他們身上的祝福向別人行善的地位--無疑的,這就將使祂心中的仁慈得滿足。

  我們絕不可能到了一個地步不再需要禱告。誰能相信,那些在天上的聖徒不需要禱告呢?真實的,他們是有完全的信心,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禱告,反而使他們更多的禱告。人們有一種怪異的想法,那就是假若他們有了完全的信心,禱告就可以停止。

  沒有任何事比上面的說法更虛假和無稽。誠然地,我們永不能越過禱告這件事。

  若是我有足夠的時間,我要向你們題出許多在聖潔中長進基督徒的榜樣。他們並不是只有少許的禱告而是多多的禱告,並且更知道如何禱告。當人在禱告中靠近神時,天然生命被大量滲入屬靈事物,外在的興奮便要消逝。你要知道禱告是很少刺激的,是最少人為的興奮;但是從禱告中有不斷與神共鳴極深的泉源從心中湧流出來。

  我們絕不能越過禱告所帶給我們極大的幫助。心靈更多吸入神,就使他更多進入屬天的空氣中,他就更能吸取神自己。有年日的基督徒常發現,當他更多親近神時,他就更能從禱告中得益處。當他更多禱告時,他更能看見他是需要智慧和禱告以成為他自己屬靈的益處。

四、榮耀神

  在神聽人禱告時,禱告是罪人榮耀神的一個特權,有人認為這是羞辱神的想法。說這話的人是誰呢?人們推論神的偉大是在於祂的自己,祂太高超所以不屑來看顧我們。神不是如此的。祂關心天使長的墮落和麻雀的飛翔是一樣的--在祂眼前沒有一件事太少祂不注意的--沒有任何昆蟲太小祂不關心和愛護的--祂無限的榮耀就顯明在這個事實上。沒有一件事太高貴或太卑賤是祂不關顧的。沒有人太微小以致失去祂的憐恤--沒有人太低賤不能得到祂的慈愛。

  許多人把禱告當做一種責任,而不是一種特權;有這種看法的人,他們的禱告不易蒙悅納。當你的兒女,因著有需要到你面前懇求,他的這個舉動難道是一種責任嗎?不,絕對不是!他們來到你面前是因他們有此權利,他們也認為這是他們的特權。別人的兒女不能夠依靠你,對你的兒女而言,這豈不是一種奇妙的特權嗎!每個人都知道並感覺到如此的說法是對的,難道我們不知道那些事對我們是有益的嗎?

  最後,我們要說只要我們始終不懈,常常禱告及不灰心,我們就能得到這個確據。讓這個事實吸引我們在禱告上堅定不移。你需要祝福麼?但,它們為何遲延不來呢?常常禱告並不灰心,你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

參、為何人們不常禱告?

  為何人們不常禱告呢?這有許多的原因:

  一、因人們心中對神有所隔閡,如膽怯和害怕禱告。他們對神有強烈的反感,所以他們無法立定心志在禱告中來到神面前。

  二、有些人自義、無知,所以他們沒有心來禱告。他們的自義使他們自覺無需禱告;他們的無知也攔阻他們查覺到自己真正的需要。

  三、不信使人不能常常禱告。他們不信神樂意答應人的禱告。當然了,因為心中有了不信的心,他們就不能常常禱告。

  四、詭辯攔阻人們禱告。我曾提到一些例子。有人說,神是不改變的,絕不改變他的作為。有人說我們不需要禱告,反正雖然沒有人禱告,神必定按正路行事。這些都是無知的詭辯,許多無知的人因此而放棄了禱告,被它絆倒。奇妙的是為何有人這麼無知愚拙,竟然受到這些詭辯的影響。

  早在許多年前我就收集了有關不禱告的原因,但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如此荒謬,很容易回答及駁倒的。舉例來說--有人說神已如此智慧地創造了這個宇宙,所以不需要禱告,也真的沒有禱告的餘地。我的回答很容易。什麼是神創造和安排這個宇宙的目的呢?難道是要表現祂是一個好機械師麼,巧妙到能使它自己運轉,不需要祂的干預嗎?難道這是祂的目的麼?不!祂的目的乃是要顯明祂的智慧,向人們啟示祂自己,並且吸引人們愛祂且依靠這位屬於人類的無限天父。為了這個目的,祂從各方面,顯出祂是一位尊貴及配受尊敬的神。但,其他人的看法真可怕!他們除去了神的各種美德和屬性,只剩下一個好機械師的名字!

  從人類歷代的歷史,我們從各處可以看見神一直干預人類的事物。人們從各處都可以看見神把祂自己啟示出來。人們也盼望神的啟示。人們相信神的啟示,也看見在這個德行的治理中有信任和愛在其中。人們能有這種無稽的詭辯真是奇怪!這些令人難以忍受的無稽詭辯都是如此!

  一個我們時常遇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證明神的治理和安排呢?起初這個問題使我苦惱了一陣子,但是我停下來思索了一會兒,便反問說,這好像是問:「我們的天氣為何有時降雨而有時不降雨呢?」如果這個問題引起更多的疑問,那便不是最智慧的問題。但,假如這個問題使我們更依靠神,那可能是個好問題。若是神使我們一年的收成足夠我們十年之用,那將會如何呢?我們必定都要成了運動員了。我們一定很喜歡思想,我們能夠不靠神而活。但是,直到如今,祂的作為使我們不得不每天、每年依靠祂而活。誰都能看見若是這個德行治理換了別的制度,那必定導致滅亡了!

  另一個理由是,人們沒有真正地感覺到赦罪和屬靈上的需要;沒有定罪的感覺。在這種心態中的人,不能期望他們會去禱告。

  有一個極端,就是人們極度的在定罪下,他們覺得失望,並且不相信禱告對他們有所幫助。

  另一個不禱告的理由是從自義的概念而來,認為禱告得答應必須具備某種條件。有人說,我太不夠格了,不夠良善,所以無法禱告。這種理由都是建立在自義的觀念--認為自己的良善是神聽禱告的原因。

  許多人少禱告的原因,是他們有世俗的心思。他們心中充滿了世界的思想,所以他們無法進入禱告的靈中。

  再者,有一些人是因為有自己失敗的經歷使他們灰心。這種情形使他們進入一種對禱告懷疑的態度。他們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恒心。他們沒有遵守神要人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的教訓。

肆、結論

  禱告絕不浪費時間,許多人認為禱告的時間大多是浪費或是全部是浪費的。他們有太多的事業要做,且認為禱告會損害他們的事業。我告訴你,若你是從事那種需要全天的時間才能做好的工作,那麼更多的禱告必能使它好轉。早一點起床,就能禱告。有時要找出時間--要用一切想得出的代價獲得時間,禱告便能很快地有進展。你是一個讀書的人麼?根據我的經驗,禱告絕不損失你的時間。假若我要講道,若只有兩個小時預備,我要一個小時去禱告。假若我要學習任何東西--就算是古羅馬詩或幾何,我無論如何總要先禱告。禱告能擴大並照明人的心思,像似使人得著一種有教師同在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