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 |
釘死與重生-信徒與主的聯合 在內戰期中(指美國解放黑奴南北之戰),有一個名叫「喬治.威亞特」的人抽中了籤應該上前線去打仗。但他有妻子和六個孩子,一個名叫「李國.柏拉特」的青年,願意自動的代替喬治去出征,他就頂著「喬治」的名字和編號被接納入伍。不久,李國.柏拉特在戰場上陣亡了。徵兵當局後來又想徵召喬治去服役,他提出了抗議,他辯護說,他已經在李國.柏拉特裏面陣亡了。他堅請當局查看他的記錄,他的替身柏拉特的死就是等於他的死。因此威亞特就得以免服兵役,法律再也不能叫他去服役,因為他在他的代表裏面已經死了。這個事實給我們看見了與主聯合的真理。神救人的方式藉著死──藉著我們和我們的替身(基督)的死和復活的合一。 聯於基督的死與生 在闡明我們的稱義是因著信「基督為我們死」(羅五)的真理以後,使徒立刻就接著在羅馬書第六章說到信徒和死的合一。第五章是基督為我們死了,第六章是我們與基督同死。在第五章中,基督為我們死是基本的、主要的,但是我們應該立刻進入下一章,就是在第六章中,我們才知道我們的稱義不只僅僅是儀文或法律的執行(雖然這在本質上是一件法律上的事),也是一個與基督的根本合一。當神宣告一個不敬虔的罪人為義的時候,不是只在法律上無生命的、將義歸在他的身上,而不叫信徒與基督發生一個實在的、深切的生命的合一。神是稱不虔敬的人為義,但是不能離開基督,不能在基督以外;我們只能在基督裏面被稱為義。那就是說藉著信祂救贖的死,而與基督有一個活的生命的合一。那些被神稱為義的人是在基督裏被造,我們實在是在基督裏新造的人。 保羅在羅馬書第五章20節宣告「罪在那裏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以後,第六章1節的問題就很自然的發生了:「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這裏強調的答覆「斷乎不可」,完全是根據於我們與基督在死上的合一。我們與基督發生了關係以後,接著就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因為我們已經與釘死的基督聯合了(在我們稱義的時候──羅馬書第五章),我們的地位就是一個在祂裏面已經死了的人。保羅說:「一人為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基督為眾人死了,自然的是包含了眾人的死;因此我們在基督裏向罪死了,我們還可以繼續犯罪麼?這種思想應該消滅!「在罪中」,能又「在基督裏」?這是一種道德的矛盾。基督為我死了,使我自然的與祂同死,基督在各各他工作的性質,是在一次的救贖中,同時對付了這不能分開的二方面:「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基督的福音,今天因著那名副其實的被稱為「剖開的十字架,斷頭的福音」而受了很大的損失。 重生與釘死 基督取了我「罪身的形狀」,不然祂就不能為我擔負我罪的刑罰,祂將我放在祂裏面──使我與祂合而為一。我是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歸在祂裏面,在基督裏我已經被處了死刑,這是我法律的地位。請想一下!我是否接受了死而得救了呢?當我認識自己是該死的時候,我要信靠另一個人的死,基督為罪的死自動的成了我向罪的死。神得勝和拯救的方法,是將我們從老亞當的樹上砍下來,把我們接在基督上時,叫我們在死中與祂聯合。不必我自己選擇,只要我是一個信徒,我就是「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我做基督徒自然的就使我有了一個釘死的生活,這是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一個更深的屬靈生活,就像一個老神學家說:「我生來(意即重生的時候)就是釘死的。」 讀者阿!你是否痛苦的、努力的掙扎著要得神的喜悅呢?你立志要讀聖經,更多的默想和禱告;結果卻是徒勞無功。你意識到了一蹶不振的失敗,無論你用了多少力,你還是不像主耶穌,基督的命令讓你憂愁,你不歡迎這些命令,它們卻又常常的臨到你。你意識到你的生活是和主耶穌所立的正常基督徒生活的標準完全的相矛盾。事實上,你在奇怪為什麼救主提出這樣高的要求?它們不過叫你感到煩惱、痛苦;無論你如何的羞愧、傷痛、悔改,你的掙扎還是徒然。 基督的要求的確是不能達到的──這個你先要認識清楚,基督所要求的是超過了自然的能力,祂不但是要我們效法祂,一方面祂知道你的能力不夠,另一方面祂所要求的是完全不可能的。信徒必須遇見一個打擊,就是基督的要求完全是肉體所不能達到的。誰能愛他的仇敵?在逼迫中有喜樂?恨惡自己?樂意的和恨他的同走二里路?但是這些都是一個真實的基督徒的生活中自然有的事。我們馬上感到不安且失望了。在人類的可能性與基督的要求中,有一道不能越過的深溝:肉體是毫無用處的。許格樂(F.J. Huegel)在他的《祂的骨中骨》(Bone His Bone)中很正確的將我們的失敗總括如下:「我們是在一個虛偽的根基上進行:我們以為基督徒生活就是效法耶穌;它不是效法耶穌,乃是同享耶穌。」 的確,我們要與神的性情有分,而經歷這一種同享生命的門路,就是與基督合一──與基督的死和復活聯合。 喬治.威亞特並不是從抵擋律法,或是討好當局而得到拯救,他是按著政府的記錄,取得他死的地位;他的行動是以記錄為根據的。他在他的代表裏面已經死了,照樣,我也有一個代表和替身,祂經過了一個死的爭戰,為我嘗了死味。「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這是一個偉大的事實,我自己的任何努力都不能叫它更真實些;事實上我是同享了基督,也同享了祂的死和復活。事實上基督是活在我的裏面;祂的生活是一種向罪死而向神活著的生活,我應該讓我的一切都降服在祂面前──相信祂,以祂為樂,安息在祂裏面。 與基督聯合的生活 一個老傳道人過著一個長久的失敗基督徒生活。在失望中,他的眼睛看到了神的話:「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什麼?」他說:「基督真的活在我裏面嗎?」他立刻跳起來了──雖然他是一個嚴謹的長老會教友──在桌子旁邊跳起舞來說:「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基督在我裏面活著!」當他認識了釘死的那一位實在的活在他裏面的時候,他滿有神的賜福而離開了他的舊生活。 一個與基督合一的生活,是一個滿足、豐富、得勝的生活。這是一個滿有「因信而有的百般喜樂和平安」的生活。但是我們卻不能使它和感情的生活相混,我們要學會不要靠感覺來生活,因為感覺常會叫我們發生錯誤。主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近代的一個偉大佈道先鋒戴德生的經歷,叫我們更明白這個真理。他經過了好幾個月的痛苦和掙扎,想實現一個更豐盛、更聖潔的生命,在靈程上更有能力,終於在對自己完全的失望中,他安息在那一位信實者的裏面。在給他姊姊的信中,他曾如此說:「若我們可以說我們的生活有一部分會比另一部分更甜蜜的話,那麼,最甜蜜的一部分就是因與基督完全合一而帶來的安息。我不再為什麼事憂慮,……因為我知道祂能夠實現祂的旨意,而且祂的旨意也是我的意志,所以祂將我放在什麼地方,為何將我放在那裏,都沒有什麼關係了,因為這是祂所該考慮的,而不是我來考慮。在最容易的地位中,祂必須給我恩典,在最困難的地位中,祂的恩典也是夠用的。所以,若神將我放在困苦中,祂能不給我很多的引導麼?在極困難的地位中,能不給我充足的力量麼?……說到工作,我的工作並非那麼豐富、有效,或是那麼艱難;但是工作中的重壓和緊張都消失了。祂的豐盛都是我的,因為祂是我的,……這一切都是從信徒與基督的合一而來的。」 我雖是無有,卻接受了 摘自:重生與釘死 (Born Crucified; L.E. Maxwe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