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雅歌(二十八之三)
芬乃倫

(法)聖.伯納德 原著
(美)伯納德.班雷 翻譯

  第四十八講

  (三)

  6. 為此新娘說:「我歡歡喜喜坐在祂的蔭下,嘗祂果子的滋味,覺得甘甜。」(歌二3)這棵蘋果樹既可使新娘乘涼,又可供給她香甜的食物,無怪她愛坐在祂的蔭下。其它森林裏的樹雖能供你乘涼,卻不能讓你吃到永遠生命的果實。「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5)是祂向自己的新娘說:「我是拯救你的!」(詩三十五3)祂又加上說:「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約六32)這就是新娘所以特別希望坐在基督樹蔭下的原因。的確,惟獨祂不但能遮住惡習的烈炎,使我們獲得涼爽,而且能以德行的美味,充滿我們的心。

  「我歡歡喜喜坐在祂的蔭下」,樹的陰影就是祂的肉體;祂的蔭下就是對祂的信仰。為馬利亞,她的親生子的肉體曾經是陰影;為我來說,信心就是蔭下。不過,我在聖餐中也能吃到祂的肉,那麼祂的肉身豈不是也為我成了蔭下?馬利亞也經過信心蔭影下的涼爽,她曾聽見對她說:「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路一45)可見她也是坐在祂的蔭下。

  先知也說:「耶和華的受膏者好比我們鼻中的氣,在他們的坑中被捉住。我們曾論到祂說,我們必在祂蔭下,在列國中存活。」(哀四20)在異邦人中即是在陰影下,偕同天使就是在光明中。我們無論在信心的王國裏生活多久,一直是留在陰影下,離真實尚遠。故此,說義人生活在陰影/蔭庇下,正是說「義人因信心而生活」。(羅一17)然而生活在認識中的卻是有福的,他已不再在陰影下,而是居住在光明中。大衛是義人,當他向神說:「求你賜我悟性,可以學習你的命令。」(詩一一九73)這時他正在信心中生活。他知道,認識繼信心而來,生命之光與光的生命將賜給所有認識的人。不過應先進入陰影下,然後才能到達陰影所預示的境地。神說:「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賽七9)

  7. 你們由此可看出,信心同時是生命,也是生命的陰影;反之,在安樂中度過的生活,因為不是出自信心,必然是死亡及死亡的陰影。使徒保羅說:「但那好宴樂的寡婦,正活著的時候也是死的。」(提前五6)又說:「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羅八6)肉體的慾望也是死亡的陰影,這樣的死亡永遠令人煩惱。從前,當我們過完肉體生活時,沒有按信心行事,一直是坐在死亡黑暗的陰影下,那時我們向義行是死,幾乎被第二次死亡所吞沒。因為肉體所產生的陰影離身體越近,這樣的生活越將我們推近地獄。詩篇上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就住在寂靜之中了。」(詩九十四17)

  然而我們現在已由死亡的陰影過渡到生命的陰影下,或更好按使徒約翰的意見說:「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壹三14)也就是生活在耶穌基督的陰影下;不過我們還必須生活,而且要真正逃出死亡。因為我並不相信,只要在耶穌基督的陰影下,就足以稱為在祂的陰影下生活。並不是凡有信心的人,立刻就能因此算作在信心的生命中生活。使徒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二26)信心從來沒有生命,所以也不能賜給人生命。

  故此先知說過「神的氣息,神的受膏者,神就在我們面前」以後,不僅繼續說,我們是在祂的陰影下,而且還加上說:「我們是在祂的福蔭下,生活在外邦人中。」所以你們應努力,按著先知的榜樣,生活在祂的陰影下,好能有朝一日在光明中為王,因為祂不但有陰影,還有光明。由於祂的肉身,祂是信心的陰影;由於祂的心靈,祂是認識的光明。祂是肉身,同時也是神;為居住在肉身內的人,祂是肉身;在我們面前,也就是說將來,祂將是神。只要忘卻以前的,照直向前走,達到了這個目的,就可以體驗到以下的話:「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約六63)我知道有一個人,當他還在肉身時說過:「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林後五16)這是他的原話。不過,我們還沒有資格,不得被提到樂園,也不能被提到三層天上去,(林後十二2)在期待中,我們要從祂的肉身受到養育,敬拜祂的事蹟,追隨祂的榜樣,保存信心,這樣我們定可生活在祂的陰影下。

  8. 「我歡歡喜喜坐在祂的蔭下」,新娘可能自我誇耀經受過某種更幸福的事,因為她沒有像先知那樣,說她生活在陰影下,而是說她曾在陰影下休息。坐就是休息;休息在陰影下比生活在陰影下更進一步,就如生活在陰影下比僅在陰影下更進一步。可見先知是把大眾共同的幸福,運用在自己身上說,「我們生活在祂的陰影下」;而新娘則因享受到了格外的特恩,因而單獨自我誇耀「坐在祂的陰影下」。她並沒有像先知那樣用多數說:「我們坐在祂的蔭下」,而是用單數說:「我坐在祂的蔭下」,好能讓我們認出她的特恩。我們若在勞動中生活的地方,我們的良心因我們的罪,迫使我們擔驚害怕的地方,她卻在那裏香甜地休息於熱忱及愛情中。的確,恐懼是一種處罰,愛反而是甜蜜的。為此她又加上說:「嘗祂果子的滋味,覺得甘甜。」這樣就說明了,支持她的聖愛為她佈置的瞻仰確實香甜無比。不過,這一切都是在陰影下渡過,因為她還是「對著鏡子觀看」,(林前十三12)像猜謎一樣。及至時間到來,光明減少了黑暗,或更恰當地說,完全驅散了黑暗,真正的觀看即將開始,而且永不停止。到那時不但將滿口香甜,而且將滿腹充盈,永不止盡。無怪新娘說:「我歡歡喜喜坐在祂的蔭下,嘗祂果子的滋味,覺得甘甜。」

  願我們也能同新娘一樣休息;慶幸能被家主人邀請參加這樣的盛宴,嘗到如此可口的美味。(啟三20)家主人就是教會的新郎,我主耶穌基督,永遠應讚美的神。阿們!


回目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