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信徒的反應

倪拆聲

  人生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至少是活在反應裏。人說話,我們感覺快樂,人說話,我們感覺生氣,這也是反應。人作一件事,我們覺得好,這是反應。人作一件事,我們覺得不好,這也是反應,人刺激我們,我們受刺激,這是反應。人在那裏對我們不起,我們發脾氣,這也是反應。人在那裏冤枉我們,我們申辯,這是反應,人在那裏害我們,我們忍耐,這也是反應。所以,你如果將人的生命拿來分析一下,就能穀知道說,人生有一半以上,就是活在反應裏。

專一的反應

  每一信主的人,都有一個專一的反應。主給我們的命令說:我們要如何的反應,主也給我們能力,主並不要我們隨便的有反應。這是基督徒的生活。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一連串的反應。所以如果你們能穀反應的好,就是一個好基督徒。你們如果反應的不行,就是一個不行的基督徒。

主在山上的教訓

  我們把馬太五章三十八到四十八節,再讀一讀。

律法時代的反應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三十章八節﹚這一段聖經很簡單,都是講反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是說,人把我的眼打壞了,我也把他的眼打壞了。人把我的牙打掉了,我也把他的牙打掉了,這是反應。你怎樣作,我也怎樣作,這叫作反應。你打我的眼,我也打你的眼;你打我的牙,我也打你的牙,這是反應。在從前的時候,在舊約裏面,守律法的時候,有這一種的反應。

新約信徒的反應

  但是主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三十九節﹚。你們的反應要掉過來,你們要有另外的反應,你們不應該與惡人作對。

  下面說三件事,是聖經裏最出名的話,是許多人都知道的:「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丟。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三十九到四十一節﹚你們看見嗎?左臉、外衣和第二里路,都是基督徒的反應。右臉、裏衣和第一里路,是人的工作。人的要求,是第一里路。我們基督徒的反應,是第二里路。人的要求,是裏衣,我們的反應,是加上外衣。人的要求,是右臉;我們的反應,是加上左臉。請你們記得。馬太五章這一段,從起頭到末了,都是告訴我們同樣的教訓,應當有另外的反應。基督徒的生活,應當有另外一種反應。

  你們沒有作基督徒的時候,你們有你們的反應。今天你們作了基督徒之後,就不能像從前一樣,應當有基督徒的反應纔可以。

  「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四十二節)。這都是反應。人來求你,你給他。人問你借,你不要推辭。除非你沒有,纔可不給他。「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憐舍,恨你的仇敵」

  (四十三節﹚。這是在律法之下的人的反應。你是我的憐舍,我的反應就是愛。妳是我的仇敵,我的反應就是恨。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四十四節﹚基督徒的反應是兩樣。他是妳的仇敵,你要愛他。「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他專門作逼迫我的事,我的反應是為他禱告。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四十五節﹚。這是神的反應。人作好人,神降雨給他。人作不義的人,神也下雨給他。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神的反應是一樣的。神對於人沒有不好的反應。

像神的反應

  下面又說:「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人愛你,妳的反應也愛他們,這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四十六節﹚?若是作基督徒,也不過是件得這樣,那就等於是稅吏一樣。人愛我們,我們基督徒也愛他們,這有甚麼賞賜呢?這一個反應不行。太容易,太便宜,不行。

  「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四十七節﹚?他和我是弟兄,我向他請安;我和他有一點事情,就不和他說話,這和外邦的人有甚麼分別呢?是弟兄就請安,不是弟兄,就不請安;沒有事情就請安,有事情就不請安,這和外邦人有甚麼分別呢?這樣作,是非常低的。這和外邦人一樣,外邦人就是這樣反應。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四十八節﹚。就是說,我們在反應這件事上,應該像神那樣的反應,纔可以。

反應的基本原則

  現在我們稍把聖經看過之後,就看它裏面基本的原則到底是如何。人對普通事情的反應,可以分作二等。第一,就是講理由的一層,講理由這是一種的反應。還有一種的反應,我們說他是行為的一層。不是理由,是好行為。還有一層的反應,我稱它作神生命的反應。一個是理由的層,一個稱它作好行為的一層,還有一層給它起一個名字,叫作神聖潔的生命的那一層。你在講理由的一層裏,我告訴你,你們的反應是發脾氣,發怒。你在好行為的一層裏,你就忍耐。你在神聖潔的生命裏,你就超越。這三個,是我們可能有的三種不同的反應。

三種反應

  今天有人打你的右臉,你如果心裏充滿了講理,你就說,你為甚麼打我?人把你的臉打了,你氣,你和他講理。你看見,你是站在講理由的一層裏。你的反應,是生氣,大發脾氣:「豈有此理,你打我的臉!」或者,你這個人,在神面前,知道作基督徒應該有好行為,生氣是錯的,好像人要拿你的裏表的時候,你在那裏說,我忍耐,我不告,你要拿,就拿罷!不響就是。你覺得應該有信徒的生活,應該有好行為。人對你作不應該的事,我是基督徒不好說,只好忍耐。這好像此發脾氣的反應好一點。可是主對我們說,還有一個反應,那一個反應,是祂所要求的。

超越人的要求

  主對我們所定規的反應,不是說,人打了我們的臉,我們就生氣,人要拿我們的裏衣,我們就忍耐。人要我們走一里路,我們就忍耐的走一里路。主不是說要好好的忍耐。主乃是說,轉過左臉來,再給他打。人要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給他拿去。人要你走一里路,你就走二里路。這一種的反應,是爬到人的要求之上去。人只要求這麼多,我在神面前有更多,能穀應付他的要求。不是光光忍耐而已,乃是超越過他的要求。

  在這裏,再把這三件事稍微解釋一下。打臉是羞辱的意思。中國人是這樣,猶太人是這樣,當時羅馬人也是這樣。羅馬人當時有許多的書,有許多文學的記載,說到有許多羅馬的奴隸,寧可給主人殺死,不願意給主人打耳光。殺死還可以忍受,打耳光不能忍受。所以打人的臉,在當時是羞辱,是極端的羞辱:是最大的羞辱,這就是打臉的意思。

財 產

  衣服,乃是人的東西中最合法的。因為人所有的東西,難得有像衣服這樣合法的。因為這是非穿不可的。人就是頂貧窮,裏衣還得穿,外衣還得穿。人就是頂拒絕物質的享受,還應當穿裏衣,還應當穿外衣,這是非常合法的要求。今天在這裏,有人不是要拿你的家產,不是要拿你的田地,他是要拿妳的裏衣。這是摸著人財產最深的地方,因為這是最合法的地方。可是人要拿裏衣,是要把外衣脫下來,才能拿裏衣,這是摸著我財產最深處。打臉如果是羞辱,拿裏衣就是指著人財產最深的地方。

意 志

  至於勉強人走路,這是要特別注意在勉強上,這是意志的問題。我不走這條路,我不去這個地方,你勉強我,這是意志上的受傷。我們把自己壓下來走這條路,這是意志上的受傷。

我們被拯救脫離羞辱、財物和意志

  我們基督徒,是被拯救脫離羞辱和榮耀的感覺,脫離財物所有權的感覺,也是被拯救脫離我們自己的意志。當你在神面前是這樣的被拯救,被拯救到一個地步,超越過臉面的問題,超越過財物的問題,超越過你的意志的問題。當你自己是這樣超越這一切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摸不著你。我告訴你們說,你能穀走第二里路。你如果被這些東西一摸著,你就沒有法子在那裏走第二里路。

  我記得,有一個弟兄,已經去世許多年了。人有一句話批評他;「你沒有作過他的仇敵,你不知道他的愛多厲害。」這實在是一句好話。每一個基督徒必須知道,你沒有作過他的仇敵,你不知道他的愛多厲害。你逼迫他越厲害,他的能力越大。你待他越不好,他爬得越高。你越兇的待他,他越顯出他的大。他死的時候,許多弟兄在那裏批評:「人要知道他愛的力量,要作他最兇的仇敵。我們對他不穀壞。你越壞,他的愛就越大。」這就叫作基督徒的反應。你越逼他沒有路走,他所開出來的路越大。

反應上的難處

  許多的弟兄,許多的姊妹,有一個難處,在反應上,就是因為他們不認識主。他們在那裏要走第二里路,要轉過左臉來給人打,要把外衣給人拿,他們難受。他們一直在那裏說:「這一個是何等的無理!」

  左臉、外衣、二里路是主的要求, 但是,弟兄姊妹,讓我頂直的告訴你們說,是主說打左臉。那一個人是說打右臉,他是只要打一邊,就很快樂的回去了。但是主說,要打左臉。按照法官的審斷,裏衣就已經滿足了,是主說要給他外衣。他只是勉強你走一里,沒有要你走第二里。是主勉強你走第二里。請你們記得,第一一里路、外衣、左臉,乃是主的要求,不是人的要求。凡是第二件衣服,第二邊臉,第二里路出事情的,是和主出事情,不是和人出事情。因為是主要求你的,人沒有要求你。

神兒女的恩典

  我告訴你們說,有的人,不明白聖經,糊塗到一個地步,以為說,馬太五、六、七章山上的教訓是律法。這叫作律法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這叫作恩典。我想你們都知道甚麼叫作恩典。恩典,就是把人所不該得的給人。我告訴你們說,第一面的臉,第一件衣服,第一里路,已經是恩典。以眼還眼,才是律法。以牙還牙才是律法。右臉,已經是恩典了。裏衣,已經是恩典了。就是連第一里路,也已經是恩典了。都是他不該得的。乃是因為在我們裏面的生命,乃是超越過一切的。這些不該得的東西,沒有法子摸著我們。所以,我們能穀不只是走一里路,還能穀陪他走第二里路。不只是給他裏衣,還能連外衣也由他拿去。不只是給他打右臉,還能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我告訴你們,這是恩上加恩。不過,這不是神的恩典,這是神兒女的恩典。這不是律法,是神兒女的恩典。是神的兒女,效法恩典的神所作的事。神將人所不該得的給人,我們也將人所不該得的給人,並且是多過於他們所不該得的。你們看見嗎?這就是叫作基督徒。

擴 充

  我們乃是在這裏做一件事,是人所不能作的。為著甚麼?讓我頂直的告訴你們,山上的教訓,是擴充我們度量的工具,是擴充我們度量的機器,是擴充我們度量的器皿。神藉著這些的反應把我們放大。許多的東西,在我們身上很寶貝。裏衣去了,外衣再去一次。裏衣去了一次,外衣再出去。再一次裏衣出去,再一次外衣再出去。我告訴你們,這一個人,就越過越大。此你的外衣要大多少倍,也不知道。比妳的裏衣要大多少倍,也不知道。許多的基督徒,就是像他所穿的衣服一樣,小得很。就是一件衣服,就摸著了他。一件衣服,就值得他發脾氣。一件衣服,就值得他失去了信徒的體統。一件衣服,就值得他拿信徒的體統來與人爭執。唉,我們到處所碰著的,都是小的人。

  基督徒若是能穀大,就還可以再大,因為神是把一個大的生命給了你。你一件衣服可以出去,一百件衣服也可以出去。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可以走;兩里路,你也可以走。這樣,你這個人要給神放大。人的臉面,是頂要緊的。羞恥、羞辱,是受不住的。許多人肯把所有的衣服給人,但是不能給人打,不能受羞辱。人用話語頂輕看的在那裏說,這是難的事。在這裏,有一個人,被打不只是忍耐,是甘心樂意的,是快樂的給人打。我告訴你們,把左臉轉過來,這一個人就長了。就是藉著這個人,你就大了。就是藉著這些不應該的,我們就一直的在那裏長。

  妳的意志相當剛強,妳是一直剛強的要這樣作。今天受壓迫,受逼迫到一個地步,而加進去我肯順服。不止肯順服,我還肯走第二里路。我告訴你,意志轉不過來的時候,那個壓迫,是非常的痛。我勉強壓下來,是痛的。你如果甘心樂意的轉過來,你這一個人,要越過越大。

生命長大

  這些日子,我在世界裏,一直碰著的,都是小人。這些日子,我在教會裏,一直碰著的,大的人也不多。我盼望在初信的弟兄姊妹中,這一條路,總得給他們走,讓他們長大。藉著反應長大。按著神的生命而有超越的反應,都是長大的基本條件。如果他們能穀按著神超越的生命,一直在那裏反應,你們就要看見,在這裏有人越過越大。物質的東西,不能限制他。輕看、羞辱不能限制他。連他自己剛強的意志,也不能限制他。他們就能穀一直的長。不然的話,在教會裏,就要充滿了許多小人。

  有一次,我有某一件事和某一個弟兄來往,按著規矩,我不欠他的錢。我忘記了他要我多少錢,大概是六萬八千元。我第一個反應,是心裏覺得氣,一點道理都沒有,怎麼這一個人能穀作基督徒?因為是差太多了,一個公義的人,怎麼能穀來要錢。第二個反應,我就歡喜,雖然他不對,我還是歡喜給他。我就問他說:「弟兄,你真要嗎?」他說:「真要。」就是當他這樣來的時候,我這一句話才會說。當時,主就給我一句話說:「他是給你機會作基督徒。」這是第一次,主對我說。我說對。我就預備一下,給了他。

注意兩件事

  末了,關於這一個生命,有兩件事,要特別注意。

  天天禱告,求主不叫我遇見試探

  第一,天天要禱告,求主拯救我脫離試探,脫離那惡者。求主叫我不遇見試探,這一個,我們要天天禱告。請你記得,你和我在地上,生活的原則,如果是這樣,按著人看,基督徒活在地上活不成功。

  主所給我們的一個反應,是我們在地上沒有法子有的。你把這一個作了幾次,你所有的,甚麼都作沒有了。所以,在山上的教訓裏,主才把那一個禱告擺進去,求主叫我不遇見試探,救我脫離那惡者。那兩個字都可以,你把它翻作兇惡也可以,你把它翻作惡者也可以。求主叫我不遇見試探,拯救我們脫離那惡者,或者兇惡。只有主的保護,我們在世界上才能活得了。沒有主的保護,我告訴你們,一天就弄不成功。所以,這一個禱告,千萬要有。你不要過這一個生活,沒有話說。你不要有這一個反應,沒有話說。你若是要憑著神的生命這樣的活,你就非這樣的求不可。要天天求。

  生活的原則不要告訴不信的人

  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不要告訴不信的人。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也不要告訴有名無實的基督徒。這就是下一章所告訴我們的,珍珠不丟在豬前,聖物不去在狗前。豬和狗都是不潔淨的。狗是代表一切的兇惡和污穢。豬是代表沒有生命的基督徒,外面是分蹄的,裡面是不倒嚼的。外面是基督徒,裏面不是基督徒。豬在聖經裏,是掛名的基督徒的代表。所以這些話不要對不信的人說。你們一說,是自己找麻煩。也不要對有名無實的基督徒說。你說了,也是自己找麻煩。他會咬你的,或者他要對你說:「你把你的臉轉過來,試試看。」你告訴了他們,反而是自己尋找麻煩。所以這一件事,要注意:要禱告,纔能免去難處。

保守基督徒正當的反應

  第二,要保守基督徒的地位。自己不尋找難處,如果在神的許可,在神的安排裏,在聖靈的管理裏,叫我們遇見這一件事,不管是信主的人的手,或者是不信主的人的手,那一個時候,我們應當有正當的反應,我們不能後退。

摘自:信徒造就

 回目錄 >>下一篇